摘要
下載 Docx
閱讀更多
今天很高興為大家介紹一個卓越的組織,過去數十年,一直努力不懈,致力於鼓舞懷抱慈悲心,並終止虐待動物。一九九九年,米羅‧朗克爾先生,創立領導性國際非營利組織「悲憫動物」,致力於保護珍貴的動物朋友。朗克爾先生在高中時,參加他的家鄉美國俄亥俄州附近的一項農業計畫,在目睹農場動物被虐待後,成立了「悲憫動物」組織,目標是終結可怕的殘酷行為,並提倡慈悲的食物選擇,與不含動物成分的替代品。這個崇高的組織,積極調查隱藏在養殖場牆後的殘酷事實,旨在改善、保護畜牧動物的國家級政策和立法。馬克‧德伏里斯先生是悲憫動物的特別專案與空拍機偵查經理,及紀錄片《物種歧視》的導演,他解釋為何動物不是食物,以及為何悲憫動物組織要傳播愛與同情的信息。「非人動物是有知覺的、複雜的個體,有著深厚的社交和情感生活,像我們一樣。我們擁有同樣的大腦結構和同樣的神經化學物質,以同樣的方式運作,會感到歡樂和悲傷,及恐懼與憤怒,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。」「悲憫動物」組織相信,這個時代最大的殘酷和不公正,與畜牧動物產業的食品生產有關。這是該組織努力與世界分享的重要事實。悲憫動物組織,在線上透過社群媒體發布秘密調查,有效地將真相公諸於世。「正是從小養成的習慣和態度,讓我們看不到一些,其實非常明確的事情:當我們支持工業化養殖場,造成傷害、造成我們均反對的折磨,那將造成數十億和你我一樣有知覺的動物遭受痛苦折磨。」目睹農場動物的苦難,極有助於改變內在意識和外部社會規範。馬克·德伏里斯與我們分享,他執導《物種歧視》所引發轉變的經歷,這部二○一三年的獲獎紀錄片講述工業化養殖。「其實在製作第一部紀錄片《物種歧視》時,我就成了純素食者。那時我開始意識到,那是一個道德與正義的根本問題。我再也無法提出辯詞以繼續維持對非人類動物的觀點,以及當時的作法而不被駁斥。影片似乎深深打動人們並產生深遠的影響。」